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剖析保險從業員疫下危與機

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早前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從業員於今年首兩個月收入跌九成。實情是,疫情雖然對保險銷售有影響,但未至於如此糟糕,而且這輪疫情之中亦出現了一些新契機。我就以行內人身份,分析保險業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本輪疫情影響到各行各業,重災區自然是食肆、健身室、美容院、旅遊業等等,保險雖然沒有被勒令停業,但亦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四大因素影響險商生意

第一、疫情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尤其是保險從業員經常見客,被視為「高危人士」,很多客戶都不太願意出來見面。有部分同業則害怕自己見客時感染新冠病毒,在保護家人的大前提下,也主動減少外出。

第二、防疫政策規定,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都必須自我隔離起碼14天,在每天過萬宗確診日子下,不少本來已約好見面的客戶與保險從業員,都因不幸確診或成為密切接觸者,無奈要在家閉關。

第三、香港已有過百萬人確診,如果客戶確診,在投保人壽、危疾或醫療等保單時,保險公司未必會批核保單,入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更隨時要等上一至兩年才可投保,變相扼殺了同業的生意機會。

第四、香港與內地通關無期,對內地抵港客戶市場打擊巨大,對專做此類客戶的同業影響尤其嚴重。

基於上述四點,保險同業生計或多或少會受影響,但因為沒有被勒令停業,政府更把金融業及保險機定性為好景行業。今輪保就業計劃中就沒有對保險同業提供任何資助或補貼。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危才有機,疫情下政府放寬了簽單限制,像兩年前已開通了線上投保,客戶和保險顧問只需透過網上視像會議,就可簽單,毋須見面,初期線上投保分為兩種,較簡單的一種只適用於消費型保險及延期年金等計劃,但這類保單的金額普遍較小,難以維生。

至於像有儲蓄成份的人壽和危疾等較為複雜的保單,線上投保過程相對繁複,與客戶簽單及解釋細節的過程需要全程錄影,每張單最少要一小時,一次過投保幾張單便要幾小時。再加上某些保險公司系統未必完全支援線上投保,有時需要客戶下載指定的視像會議軟件,有些客戶覺得麻煩,所以不太流行。後期客戶可選擇OPT-OUT,即拒絕錄影,如此錄影時間便大大縮短至只有3分鐘。不過,保監覺得OPT-OUT對客戶沒有保障,如果某保險從業員簽單時太多OPT-OUT,有機會被調查,結果亦令很多從業員不敢提出此建議。

線上渠道開拓新機遇

撇除投保程序的繁複度,能開放線上投保,其實是一大進步,方便很多客戶及同業。最新於3月中,亦開放投連險的線上投保,相信未來投保程序會不斷改善,應可幫助更多同業渡難關。

另一方面,疫情也提升了市民對保障的意識,對危疾、醫療及人壽等保障類計劃需求明顯增加。再加上過去兩年派息基金表現不俗,而近日股市急跌,通脹又明顯上升,有些人不想資金跑輸通脹,選擇在現時低位買入基金,所以近期多了投連險的查詢。

成功要看天時、地利及人和,今年的經濟大環境及市民保障意識提高,其實是天時,地利則要看政府政策,重點是線上投保程序是否能改善和普及。人和就是從業員的人心是否穩定,能否調節心態去適應環境的轉變,只要三者相互配合,就能扭轉困境。

事實上,現在社會所有事情都數碼化,很多手續、服務皆搬到網上,或許今次疫情就是提供一個轉型、與時代並進的契機。

(原文刊登於2022年3月26日 信報<保險解碼>剖析保險從業員疫下危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