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年3月正式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旨在引資來港,令香港成為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及家族辦公室樞紐,可以預視香港金融業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保險業也會受惠。
今次的投資門檻提升至3000萬元,比上一次CIES於2015年結束時的1000萬元,金額高出三倍,有些人會質疑門檻是否過高,成效存疑。
回看本港2003年首次推出CIES計劃,至2015年為止,12年間約有35000名申請人正式批准來港居留,為香港帶來多達3169億元的投資金額,即是每年平均大約有2917宗申請,平均每人帶來了9054萬元資金,此數遠比現時3000萬元門檻為高,故大家毋須太過擔憂。
假設現時仍然每年有大約2900人申請獲批來港,每人只投資最低門檻金額3000萬元,每年也有多達870億港元資金在港投資,相比2023年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3835億美元(約29913億港元),約佔2.9%。
在之前《細數CIES投資項目》曾提及,今次CIES的投資項目中,有22個合資格的投連險產品。由於投連險是眾多投資工具中,唯一有人壽保障的產品,再加上投連險基金選擇多,轉換亦方便,又有派息功能,對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之前有亞洲富豪在港買天價保單,便是一大力證,故相信CIES會為保險業界帶來重大的機遇。
根據保監局最新公布的香港保險業臨時數字,2023年香港毛保費總額為5497億元,按年下跌1.1%。
其中與壽險業相關的保費收入為4824億元,按年減少1.8%。新造保單保費為1810億元,上升34.2%,但主要是由非投資相連的產品推動,涉及投資相連的新造保費其實只有112億元而已。
投連險新造保費如此少,有可能與近兩年投資氣氛動盪有關,股市、債市也跌很多,令到不少人都選擇持有現金,而不敢投資。隨着環球投資氣氛回暖,再加上CIES的帶動,相信有關數字會回升。
假如CIES真的每年為香港帶來870億元資金,當中有三分一用來購買投連險,便等於每年帶來約290億元的投連險新造保費生意,已較去年高出超過一倍。
展望未來,CIES有機會只是開門磚,若保險從業員懂得把握機遇,伺機再進行交叉銷售,將可進一步帶動其他保費收入,相信2024年的保費收入有機會止跌回升,甚至重返疫情前保險業的光輝歲月。
(原文刊登於2024年4月27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CIES為保險業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