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美德,更是一種智慧,尤其懂得在逆境中感恩的人,活得會更精彩。 話說有一次出席團契,席間主持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抽獎時如果中獎, 大家會否感恩?」每個人都興高彩烈地說會。主持隨即再問:「如果抽獎不中 ,大家又會否感恩。」大家隨即鴉雀無聲,都在靜靜地反思這個問題。
隔一會,一位弟兄打破沉默。他答道:「此刻我未必會感恩,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大家都很好奇地問,為何會有這樣奇怪的答案。
這位弟兄便把他其中 一段往事說給大家知。 原來他與現任太太結婚前,曾和另一女孩拍拖,但一天,女友突然向他提出分 手,當時他傷心欲絕,自問已盡男友本份,又沒做錯什麼,為何女友仍要離棄 他?他甚至為此埋怨神,覺得神並未有眷顧他。
直至他遇到現在的另一半,太太各方面的條件都比前度女朋友好,二人還結婚生小孩,他覺得現在才是最幸福。所以他反而要感恩,如果當初前度女友沒有和他分手,便不會遇到現在的 太太,也不會有如此美滿的家庭。
另一位姊妹隨即說:「即使我抽不中獎,我都會感恩。」大家又好奇地問原因 ,這位姊妹便說,她以往亦遇過很多不如意的事,但都像那位弟兄般,隔一段 時間後便會有更好的結果,因此她深信,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意義及價值, 是通向所求之事的必經路,甚至會比你所求的得到更多。
大家聽完後,都連番感恩,一來替弟兄能找到真愛及幸福而高興,二來為姊妹 那份堅定不移的信心而鼓舞。同時大家也明白到一件事,每當我們遇到挫折、 困難之時,總覺得這是一種咀咒。
但在若干時間後回想起來,當初的所謂逆境 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反而恩典在其中。如果我們在困境中也能感恩,這便是感恩第二及第三層次。
此時,一位弟兄帶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發生的事,是完全看不到有恩典或 祝福的可能性,例如早前在電視看到的新聞,一家人去旅行遇意外,只剩下一 個家庭成員生還,或是有人患上癌症,命不久已,背後還有什麼祝福可言呢? 此時還能感恩嗎?」
大家又再陷入一片沉默,良久才有一位弟兄站出來說:「癌症患者只要一天仍然生還,科技進步下,可能仍有醫治的方法。而他的生病,亦正好提醒他自己 除了工作外,身邊人生命和健康的可貴。至於全家人旅行遇意外的悲劇,至少 還有一個成員生還,家族還未絕後。」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位弟兄所說的話,只是一種阿Q精神,但卻可以看出不同思維的人,看事物會有不同的焦點。我認為一件事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的價值 是由看它的人所賦予。
如果是一個思維正面的人,便會將焦點放在依然擁有的 東西上,而一般或較負面的人,便會將焦點放在失去的東西上,每天怨天尤人 。
確實,世上有些事情可能真的是一個咀咒,未必會有出路,既然事情改變不了 ,何不尊重事實,改變心情?
與其抱怨度日,何不樂觀一點,懷著希望、感恩 的心活下去?未來還未是定數,一切皆可改寫。我很喜歡某公司曾經的英文口 號:「Write the future!」
早前看到一篇報道,一位香港女性出書道出她的故事,原來她與家人於十年前到紐西蘭旅行遇上車禍,一家五口只得她生還,當時她亦身受重傷,骨折、面 癱、視覺神經曾受傷,一度看不見東西。
但這女士並沒有自怨自艾,她樂觀地繼續面對人生,她感謝身邊仍有親戚朋友的支持,亦努力完成碩士課程,又參與馬拉松比賽,在比賽中認識了現任的丈夫,並誕下一名可愛的女兒。
若然這 女士終日負面地躲在家中,她又何以能再組成幸福家庭?
只有凡事感恩,才會活得開心,活得有智慧,就算是阿Q精神又如何?
聲明:以下內容並不能代表任何宗教教義,純粹筆者個人感受抒發。雖是以宗教入題,但感恩並非教會專利,也沒有宗教界限,不喜勿插。
編按:周榮佳(Wave)從事保險業逾廿年,擁有CFP認可財務策劃師等14個專 業資格。現職某大保險公司區域總監,團隊人數近300人,除獲GAMA頒發最 高管理成就獎和LUA頒發傑出人壽保險經理獎外,在2016年其團隊更破紀錄達 成100% MDRT會員資格,在業界享負盛名。無論在理財、管理、銷售均擁有 豐富經驗。
(原文刊登於2018年12月28日經濟一週專欄《感恩是一種美德 更是一種智慧 逆境也要感恩 為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