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一專欄】很多做銷售工作的朋友,都會有心魔,覺得向朋友推銷,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就像我多年前聘請了一位新同事,他因為覺得保險工入作可以結識很多新朋友,但入行後卻十分被動,不敢跟朋友談保險,因為覺得自己佔朋友便宜,所以業績亦不理想。
直到有一次,我們整個團隊去泰國曼谷旅行,很多同事經過四面佛時,都爭相參拜。
我自己因為信仰關係,所以站在門外玩手機,而這位同事也與我一樣站在門外,未有內進。
但見他在等候期間,突然淚流滿面,我十分愕然,問他為何哭起來。
原來他亦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認為同事們對四面佛的狂熱,是拜偶像,在上帝眼中卻是一種罪,所以覺得這班同事都很可憐。
我聽畢後,隨即問他:「你如此虔誠,經常看聖經,那你有沒有主動傳福音?」
他說沒有,如果有人主動提起他才會說。
那我便跟他說:「別怪我直接,你這樣其實是假慈悲,如果你真的為同事著想,那你便應衝進去,把他們拉出來。平日則多傳福音,而非站在這裏哭。」
很明顯,這位同事無論在信仰或工作上,也動力不足。
他本質是為朋友好,可是一想到朋友如何看待自己,便處於拉扯狀態。
這反映他緊張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多於關心朋友實際需要。
工作上的焦點亦放在業績及佣金上,令他覺得工作壓力大。
如果他可以在工作或宗教上找到另一個意義,情況會大為不同。
這讓我想起早前看過一篇黎智英先生寫的文章,文中談及他年青時學英文的故事。
小時候對英文一竅不通的他,在工廠打工時看到很多高職位的人都懂英文,覺得要賺錢便要學英文。
所以他找了一位在工廠打工的退休英文老師,在工餘時間教他英文,可是學習裹足不前。
直至有一天,老闆叫黎智英定期送貨到中環,他因此與中環工作的人熟絡了,被那裏的文化深深吸引著,包括優雅的談吐、新鮮的話題、生活的品味、高貴漂亮的女朋友等等,那刻他決定要學好英文,再進入這群人的世界。
這想法完全改變了他,除了人變得較前積極主動、學英文進步神速之外,生活習慣也有翻天覆地的轉變。
由一個不修邊幅的小伙子,變成一個會每日勤於理髮洗衣燙衣、整潔自律、煥然一新的人。
這故事正正告訴大家,一件事是否做得好,背後動機十分重要。
黎智英最初學英文是為找一份高薪厚職,動機只是賺多些錢,可是認識一班中環朋友後,深受這班朋友影響。
他的目標除了錢之外,還有取得這班朋友的尊重及認同,學英文動機已經升華,由賺錢變成提升自己文化及內涵水平。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過瑪洛斯的五個需求層次,最底兩層是生理及基本需求,再對上就是社交需求、尊嚴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
黎智英以賺錢為動機,只可以滿足到底層需求,直至他決定要進入上流社會,一下子跳到最頂層的自我實現需求,這便是他突飛猛進的成功秘訣。
其實阻力常在,要前行方法有二,一是消除阻力,二是加大動力。
以我個人經驗消除阻力難,加大動力易。
回說文首的同事,他必需要像黎先生般,找出金錢或結識朋友以外,一個更大的工作意義。
例如以關心家人及朋友為出發點,為他們尋找最佳的保險或理財,甚至做一個承諾。
當生意做到某一個水平後,便會捐出某一個百分比的收入予慈善機構,如此他才會投入工作,身心及業績亦會得以改善。
其實很多做銷售的朋友,都有類似情況,就是只單單著重業績,如果他們找不到背後的工作意義,最終也是會離開這個行業。
編按:周榮佳(Wave)從事保險業逾廿年,擁有CFP認可財務策劃師等14個專業資格。現職某大保險公司資深區域總監,團隊人數近300人,除獲GAMA最高管理成就獎、LUA傑出人壽保險經理獎和2018-19年度保險風雲人物外,在2016年其團隊更破紀錄達成100% MDRT會員資格,在業界享負盛名。無論在理財、管理、銷售均擁有豐富經驗。
(原文刊登於2019年3月8日經濟一週專欄《學習裹足不前 工作動力不足 唔關能力事 原因竟然係呢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