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局勢轉變,部分香港人對前景失去信心,於是萌生移民念頭。早前中大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44%港人有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打算,另有移民公司表示,查詢移民甚至乎購買外地物業的個案增加了三至四成。除此之外,積金局公布的數據亦反映移民個案確有上升趨勢。今年首季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早領取強積金的申請達7600宗,較去年同期上升10%,涉及金額為12.95億元,按年增32%。如果由去年7月,即反修例事件開始至今年3月底,9個月間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取強積金累計有24000多宗申請,共提取約41億元,金額創新高。其中第四季提取金額達14.35億元,按年急增46%,按季亦上揚約2.6%。
有些人看到這些數據就開始驚慌,認為大量移民人士提取強積金,會導致強積金基金價格下跌,擔心自己會受波及,回報大受影響,究竟事實是否如此?大家先要搞清一件事,單憑提取強積金金額總數創新高一點,便下結論說強積金出現走資壓力,未免過於武斷。因為每年都會有人以「永久離開香港」理由申請提取強積金,假設基金價格沒有升跌,但由於有新供款,故強積金的資產只會不斷滾大,同一個人下年才提取強積金,一定會比今年提取的來得多。
所以要看強積金有沒有走資,除了看整體提取數字外,還要看提取金額佔整體強積金資產的百分比有沒有明顯變化。如果數字急升,移民走資情況確實值得關注,但如果數字沒變甚至下跌,只能說是一個恒常動作而已。
觀看由2014年3月至今年3月,因移民提取強積金金額佔整體強積金資產的百分比,一直處於0.1%至0.2%之間窄幅橫行,而今年3月的數字是0.15%,仍然在橫行區間內,未見有上升趨勢,反映移民走資情況並非如大家想像般嚴重,再加上百分比數字不高,說明沽售壓力也不嚴重,對強積金基金價格影響並非太大。再看其他大數據,港滙指數自今年3月開始,一直都處於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另金管局數據顯示,9月底外滙儲備達到4533億美元,較8月增0.75%,金額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的6倍多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2%。
這些數字旨在說明,香港仍處於資金流入的狀態,並非流走。現階段擔心強積金會出現沽售潮,恐怕是杞人憂天。
(原文刊登於2020年10月24日 信報<保險解碼>《移民未掀強積金走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