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兩篇本欄已跟各位讀者分析內地推行共同富裕政策的目的及發展方向,今次就跟大家談談共同富裕下應該採取什麼理財部署,令我們財產及收入上得到最大的保障。
共同富裕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是由按資分配轉為按勞分配,意味靠不動產、股票等資本增值令財富高速增長的時代已成過去,透過「勞動」去獲取報酬將逐漸成為社會主調。勞動不一定是體力的工作,也可以是創造力,例如為企業出謀獻策等,總之凡為社會投入生產力的貢獻,在收入會有一定保障。
所以理財策略應多向創業,或是多做兼職等方向發展,因為預期未來勞動市場將更加蓬勃,市民不愁沒有工作。例如大家可以成立網店銷售物品,又或是在社交媒體做網紅,為市場提供資訊等等,都是開拓收入的其中一個渠道。
在資本市場方面,由於國策不鼓勵炒賣投機的活動,預期有機會推出更多收緊政策,使獲取貸款難度增加,以往貸款人只要有一家公司、有物業或有資產,便可抵押予銀行換取貸款,但未來貸款機構有機會要看大家的貸款實際用途,如果只屬投機性質,有可能不獲批。
所以現階段宜檢視自己的資產及負債狀況,若發現自己屬於高槓桿投資組合,即負債超高,則宜適當地減債去槓桿,或留有一筆儲備,以防政策收緊後資金調動不來,會陷入流動性危機。因此,盡量不要為別人做財務擔保,以免因上述情況無端孭上一身債。
由於中央政府會積極整頓企業,一些實力不夠的隨時會陷入財務危機,例如恒大(03333)債務危機中,有些小投資者購買恒大理財產品後收不到利息。所以大家宜檢視手上的理財產品,所發行的機構是否財務穩健,大品牌企業可以保留,但名氣不佳的小企業則宜減持。
要留意的是,內地有些小銀行會有「飛單」情況,即你簽的理財產品合同,對象原來不是那間銀行,而是其他公司,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的交易對手是誰,別忘記2008年金融海嘯時銀行曾銷售雷曼迷債的教訓。
共同富裕另一個發展方向是逆全球化,以往企業把部分生產工序外判,令到生產成本下降,甚至會在國外購買核心技術,用最快捷的方法製造產品,這種生產模式將改變。未來內地政府會鼓勵自己發展核心技術,並減少工序外判。所以如果大家是從事實業的企業家,未來宜重整供應鏈,將生產模式簡化,盡量減少對外國的依賴。
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既然共同富裕是發展大方向,大家宜及早做好上述部署,以迎合國策。
(原文刊登於2021年12月4日 信報<保險解碼>《共同富裕下的理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