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今年起,新冠確診個案數目屢創新高,我們身邊不乏親朋好友確診,甚至離世。每當收到這些壞消息,不禁為患病的親友擔心起來,生怕他們成為露宿在急症室門外的一群。雖然中央出錢出力援助,但不知發生甚麼事,事隔多天香港還是老樣子,全民檢測彷彿變成傳聞檢測。
在2月底,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更觸發全球反戰示威和各國政府制裁。執筆之時,筆者手機剛收到香港政府的緊急警示,悚然心驚,以為香港受到空襲。一連串天災人禍彷彿世界末日將至,筆者有些朋友更對前景感到悲觀不安,深陷情緒之中。
除了這些世界大事外,有時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小事」,對我們的打擊更大。筆者過去為了安慰一個慘遭橫禍的朋友,特別跟她分享了一個「半杯水」的故事:
A看到這半杯水便想:「甚麼?只剩下半杯水?怎麼夠飲?」
B看到這半杯水則心存感恩:「還好有半杯水,我不用渴死﹗」
筆者相信,很多讀者聽過以上故事,亦知道上述兩種人,分別代表悲觀和樂觀的人生觀。其實這故事不單指這兩種人,還可以引伸更多類型的人。
C看到半杯水,馬上站起來,到茶水間拿水壺來倒滿這半杯水。這種人屬於行動力高,不甘坐以待斃,著力改寫自己人生,將來成為行政人員。
D也動身往茶水間,但他不單拿水壺來,還多拿幾隻杯,為的是怕其他人沒水喝。這類人懂得為他人著想,願意為人付出,照顧有需要同事,未來一定是管理階層或老闆。
還有一種人E,他看到這半杯水,便沉思道:「為甚麼只有半杯水?是否這裏缺水?可能水的生意大為可為?不如賣蒸餾水生意?」很明顯這類人擁有企業家思維,遇事便發掘背後的機遇。這種人未來必定是成功的生意人或企業家。
同樣半杯水,不同人有不同的著眼點,亦會有不同的想法及行動,繼而成就不同的人生。常言道:「思想影響說話,說話改變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成為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反過來說,你想做甚麼人,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思想。筆者和同事說:「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是哪一種人,但請你們問問自己,想做那一種人?」同事選擇不一,有人選B、有人選C、D及E,唯獨沒有人選A。
由此可見,沒有人想過悲觀的人生,但卻往往不自覺地被負面情緒所主宰。近日世界所發生的事,就像這半杯水,有些人覺得很「灰」,沒有未來。但換個角度看,有危就有機,有些人便把握這次機會,買入與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投資產品,或代理快速檢測棒,大賺一筆。
那麼,大家從新看待這些事,會用甚麼觀點呢?如果你仍然覺得不安,筆者勸籲你應該暫時抽離,遠離手機,不要再看新聞或社交平台。
這個世界其實很大,每天都發生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而且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根本沒可能看完全部資訊。既然如此,少知一件事也沒影響,知道了反而會令自己不開心,那又何必把頭栽進去呢?
(原文刊登於2022年3月15日 iMoney <一時佳話>《別被悲觀情緒主宰 安慰慘遭橫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