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警惕跨境銷售保險 免誤墮法網

特朗普再度當選總統,不但影響美國,內地也受波及。上周本欄提及,特朗普上台對本港保險業有利,因美國對華有機會徵收高達60%關稅,勢將打擊內地經濟,再加上如果通脹捲土重來,美國減息步伐放緩,或令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不少內地投資者在避險前提下,會尋求海外資產配置,有助於刺激本港保險的需求。

內地人來港買香港保險已非新鮮事,在疫情前內地抵港客戶(Mainland China Visitor, MCV)保費市場已相當龐大,2016年新造業務保費創出727億元歷史新高,其後3年也分別有508億元、476億元、434億元。只是疫情期間封關,內地旅客無法來港,致令此市場冰封。當通關之後,有關數字明顯反彈,2023年達590億元,超越2017年至2019年,成為歷來第二高,相信特朗普上場後,有望帶來新突破。

很多保險前線人員已留意到這塊「肥豬肉」,用不同方法開拓內地市場,部分同業更不惜鋌而走險,作出跨境銷售,且有跡象愈來愈多。為打擊違規銷售,廣東金融監管局也插手,針對境外銷售保險產品及違規跨境投保等行為,展開治理工作。

 

社交媒體受眾不只香港

有些人以為,只要在內地不直接對客戶推銷香港保險產品,便不會觸犯法例,此想法「太天真了」,其實有很多行為都有機會違法,一不小心隨時誤墮法網。例如,有些同業會在內地成立辦事處,然後聘請內地人推銷香港保險,成事便轉介客戶到香港簽文件,雖然代理並沒有踏足內地,但已屬跨境銷售,就算在香港打電話回內地推銷保險也違規。

又假如直接提供金錢或非金錢利益,誘使客戶來港投保,包括支付或補貼來港旅費或住宿費,更有機會觸犯貪污或回佣等條例,罪加一等。有些同業不進行銷售,只是製作宣傳單張或廣告牌宣傳香港保險產品,其實只要廣告在香港以外範圍展示,便屬違法。就算在內地派名片,假如並非出於禮節的交換名片,同樣違例。

現時流行使用社交媒體、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件等宣傳,針對內地客戶的同業,會用微信、小紅書、抖音等發布內容,而針對台灣、馬來西亞、歐美等,則會採用YouTube、Facebook、WhatsApp等平台。由於社交媒體接觸受眾不一定只在香港,故發布內容要相當小心,假如涉及推廣或介紹香港或澳門保險產品資訊,便有機會誤陷法網。

有時一些客戶會透過互聯網查詢保險事宜,保險從業員也要相當小心,須弄清對方身份,假如貿貿然在網上替素未謀面的客戶做財務需要分析,甚至展示保險建議書,但原來對方並非身處香港,結果幫人變成害了自己。

 

新客戶網上查詢要小心

另一方面,有些同業或在內地以不同名義舉辦活動招攬客人,包括路演活動、研討會、產品說明會或推介會、金融峰會、財富管理講座等等,間接向客戶宣傳和推廣保險產品,又或是安排或組織客戶以遊學團、旅行團或其他形式赴港投保,同屬違法。

內地民眾對香港保險確實有很大剛性需求,有些同業把握到契機,很快便可以做MDRT(百萬圓桌)、COT(超級會員)甚至TOT(頂尖會員),惟大家開拓生意的同時,也要學懂保護自己,了解清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切忌人云亦云,誤觸法網而不自知。

 

作者周榮佳(Wave)從事保險業20多年,擁有15個專業資格的11本暢銷書作家。現職某大保險公司高級資深區域總監。

 

(原文刊登於2024年11月23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警惕跨境銷售保險 免誤墮法網》)